出國留學
Ⅰ、為什麼要出國唸書?
● 優點:
1. 第一手面對世界頂級企業的機會/和諾貝爾獎得主交流
假如今天你們想要近距離和世界知名的各科系學者們交流共事,到國外唸書會是很好的選擇;或者,立志想到微軟或Google等全球企業工作,在大學中常常舉辦的「Career Fair」都能獲得相關資訊,學校的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也時常邀請企業主管讓學生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去國外讀書讓你在facebook和祖克柏一起喝茶指日可待!)
2. 在另一種文化圈生活的體驗/適應環境的能力
不論是想到美國、英國、德國或法國,這些地方都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歷史及文化,生活中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但過程也絕對不輕鬆。
文化衝擊、思鄉情懷一定會在某個時間點出現,該如何處理、面對並適應環境,這是所有留學生必須面對的課題。若能「順利成長」,一定會是大有助益的一段生活體驗。
3.獲得和世界各地的人溝通的能力
在國外大學唸書是一定會遇到各國人士的,每個國家文化習慣不同,該如何和他們溝通、合作,是重要的課題!
● 給台灣高中生的建議:(108課綱超實用)
主動爭取機會
其實不論在哪裡唸大學,就算你到了諾貝爾奬得主所在的校園,不主動寄email或拜訪教授,或是「主動」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都是於事無補的。
要仔細想想「他為什麼要收你?」
如果你在軟體工程不夠出類拔萃,google為什麼要在那麼多求職者中考慮你?如果你對於經濟學的學習不夠熱情,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為什麼諾貝爾獎經濟系得主要帶著你做研究?
在台灣的大學也要主動!
相同的,在台灣也有許多極佳的資源,教授們也非常願意幫助學生,但如果沒有讓自己做好準備,不夠主動積極爭取,這些機會並不會就像雨一樣落在你頭上,所以,如果你對什麼真的充滿熱忱,主動出擊吧!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
Ⅱ、不該出國的理由?
● 勸退的理由
單純想洗學歷
「在台灣成績不好,家裡有錢那就送出國好了!」
但事實絕對不是這樣的,出國唸大學是非常要求成績的,甚至是在課外的發展都必須到達一定的程度,而如果只想在國外隨便洗學歷,那還是不要花這個錢。況且到時候出社會後看的還是自身的軟實力,唯有累積個人能力才是王道!
在國外一年付二百萬以上的台幣取得沒有特別好的文憑或是視野,不如將錢現在投資在你現在的教育,並在台灣唸到自己想要的大學,如此一來CP值還更高!
經濟負擔高
大部分的大學「不太給國際學生獎學金」(哈佛和麻省理工等是特例),而基本上所有大學一個學年的學費加住宿費、生活費等等,四年大約要花到一千萬元左右甚至更高。
如果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覺得自己出類拔萃到大學願意給獎學金或願意申請學貸,這樣子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在做決定前一定要和家人考慮清楚喔!
立志要念醫學/法學院
如果夢想就是要成為醫生或律師、法官等等,研究所後再去會是較好的選擇!
因為這幾個職業都有他們的「地域性」,在美國考得到律師,在台灣可能連大一法學基礎都考不過,況且在美國的醫學院是很少收國際生的。
非名校不唸
如果非長春藤、史丹佛等名校不唸,可能要再想想為什麼要出國唸書,因為這些學校的錄取率僅有3~5%,對國際生來說會更低,而且錄取的標準也是越趨嚴苛,每個學校想要錄取的學生類型也不同,因此出國之前不妨調查一下,各名校希望錄取哪類型的學生!
● 給台灣高中生的建議
研究所出國
在大學要好好累積經驗,讓簡歷和成績都好看
將GRE、TOEFL等考試準備好
最後還是能漫步紐約街頭,走在加州沙灘上的!
仔細想想為什麼出國
將自己想出國理由的優點寫下來再和父母討論
值不值得投資時間及金錢(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可以的話,那就放手去做吧!
Ⅲ、 出國念大學與研究所的差別
同儕年紀
分享一個小編到美國唸書才發現的驚人事實:
「美國大學畢業生會直接就讀博士!」
基本上,想要念研究所的美國學生,基本上都是確定想走學術研究,而且在大學時都已經累積一定的研究經驗,因此大學一畢業直接跳過碩士班,這也是為什麼碩士班大多都是國際學生(你可能聽過的MBA除外)。
學費高低
美國大學的學費之高應該不必多解釋了,一兩年的碩士班普遍學生來說可能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博士班的經濟負擔相對來說會輕不少,博士生基本上是受僱於指導教授,每個月拿到的薪水雖然不高,但是足夠支付基本生活開銷,加上研究生常有研究獎金的機會可以申請。
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大學出國的話,在台灣大學好好累積研究實力,直接申請國外的博士班吧。
給高中生的建議
我們可以先問問自己出國留學的目的:
體驗國外生活與教學環境?
️在國外有穩定的工作?
如果是後者的話,大學是累積人脈非常好的機會,美國人大多非常以自己畢業的大學為傲,也非常樂意幫助同校畢業的學生。
同理,如果打算一畢業就回來台灣就業的話,出國念大學所累積的人脈對你的幫助,並不如你留在台灣念大學所認識的同學校友們,因此可以考慮研究所在進修!
以下深度文
研究所 program 的差別
大學基本上和台灣一樣四年制,但碩士班則大多有分成修課型或是研究型,前者只要上課拿滿規定的學分即可拿到學位(因為學生簽證的關係,許多想在美國有工作經驗的國際學生會選這種),後者則是畢業時要交出論文才能拿到學位,和台灣的研究所的性質較相似。
大學 program 的差別
大學同樣四年制,但 program 的選擇非常多元。美國高中生大多都有修AP課,只要通過該堂課的考試,大學時便可以用來抵學分,因此上大學時有了不少空下來的學分,加上通常都會規定要修其他系的課,副修、雙主修、雙學位都是非常常見的(三個主修學校也不會阻止你),也有不少人會選擇上述修課型的碩士學位,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直接得到學士與碩士的學位。(雖然台灣公立高中不開設AP課程,但台灣還是有不少私立高中提供外校生考試,小編非常推薦有在考慮出國的同學可以試試)。
Ⅳ、Overall (申請模式和架構)
申請美國大學時,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交出去的申請書,申請書裡包含以下四大部分:
成績
成績包括1. 在校成績 2. 英文能力檢定(通常是TOEFL) 3. SAT/ACT(相當於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以台灣的考試邏輯我們都會認為成績越高越好,但事實上成績只要到一定的門檻,剩下重要的是你如何包裝你申請書的其他部份,而不是一味的只為了再考試讓分數多一點點。
課外活動
美國大學申請書都是用線上制式的申請系統,不必像台灣學測申請要自己做出一份備審。申請系統可以填的課外活動與獎項欄位有限,重質不重量,活動類別盡可能多元,不必侷限在和你想念的科系相關的活動。
申請作文
申請作文絕對是整份申請書裡最重要也是最耗費精力的一環了。除了一篇長達600字,所有學校都會看到的 Personal Statement,可以讓你盡情發揮寫出你18年來的人生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每間學校都會再有長度不等的數篇短篇作文,可以讓你展現你對學校的了解和你的人格特質,也是串起所有課外活動經驗的關鍵。美國大學的申請書都是冷冷的表格和文字,只有透國申請作文才能將你這個人生動呈現在招生官面前。
推薦信
推薦信相當重要但許多人都會忽視,推薦信是另一個讓你展現不同面向的你的一個機會,例如理科的老師能寫關於你對科學與求知的熱忱,而班導可以寫你在班上擔任幹部為班上服務。另外,務必請對你有一定了解的長輩寫推薦信,因為他們才是真的了解你能推薦你的人,而不是一個你可能只見過一面的大人物。
● 申請美國大學的建議:
課外活動重質不重量!
好好思考哪些課外活動是你真的在乎、想花時間參與的,而不是「在申請書上看起來好看」和「哇我參加的好多活動我看起來好忙」。與其參加各種雜七雜八的活動,但你實際上根本不在乎,每次都只是敷衍而已,倒不如花時間在你真正在意的事情上,像是在喜歡的社團擔任幹部,你很清楚你為什麼喜歡這個社團,你在這個社團學到的什麼,這些深刻的經驗寫進備審裡才能真的讓你突出。
“Show, not tell!”
這句的意思是寫申請書務必要用實際的經驗和故事來包裝你想傳達的個人特色,也是在寫申請書的最高準則,小編在高中的時候看到學校發的備審範本常常看到滿滿的尷尬,像是學生寫他是一個多重視團隊精神、喜歡幫助別人的人,但給出的例子十分空洞缺乏靈魂,問題就在於沒有好好融入實際經驗,最好是能深刻地描述某個具體的事件來輔佐。寫完的時候最好讓身邊的同學讀過,不熟的更好,看他們能不能從故事裡讀出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參考美國大學出的作文題目,融進你的備審裡
美國大學的招生官為了從幾萬份的申請書裡挑出一、兩千份他們想錄取的學生,無不絞盡腦汁想可以看見學生特質、思辨能力的題目,最常見的像「本校的資源如何幫助你?」、「為什麼選擇這個科系?」,其他還有像是「你的背景如何為學校帶來更多元的學習經驗」、「本校非常注重學生、教授間的互相合作的學習生態,請舉出一個你曾經和別人合作的經驗」、「舉出一個讓你感到挫折的經驗」,寫備審時若不知道大學想看到什麼,不妨從美國大學的題目找靈感吧。
Ⅴ、國內國外同儕差別
在國外唸書,同學們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在國外大學會遇到很多從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遠道而來的國際學生們,我常常形容他們就是行走的文化,不論你自認為多了解異國文化,跟他們多多對談聊聊各國政治、文化、藝術、科技,都必定會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就可以像諸葛先生一樣,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圈
在國外大學中要念什麼系,或甚至要有什麼雙主修,或一個major 兩個minor,只要自己能在畢業前把其中必修的課修完,學校完全不會阻止你,這也就代表著「每一個人的學程都是完全獨立的」,同一個系的人並不會一直碰面,有些大一就修的必修,可能其他人放到大三才選課,所以也就完全不會有像台灣一樣同一個系特別熟,其他系的人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了。
所以只要你想,永遠都有認識很多新朋友的機會!
積極找實習、學校機會
在國外大學,在寒假暑假間尋找實習工作、打工或者在教授實驗室工作對大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頻繁的,部分的人在離開大學前就會和業界建立起連結和人脈,那這些人也就會成為你未來重要的人際網路,尤其在國外大家對同一個大學的歸屬感是非常強的,所以不只同學、學長學姊們也可以是很重要的資源!
● 給高中生的建議
在台灣的大學裡交友圈不要限於系裡
盡量多和不同系所的人當朋友,這樣的話自己也能多學很多東西喔!
Be very open minded!
在大學裡你將會遇到很多很多不一樣的人,可能剛開始會覺得不習慣,但要知道這很明確的代表著已經踏入了另一個生活圈,而在大學這個階段最棒的事情就是每一個瞬間都充滿無限的可能,如果不想錯過那些好玩的事、有趣的人,記得要保持一個非常開放的mindset,才能將別人的故事聽進去,認識更多的人,有個更精彩的生活。
Ⅵ、 國內外大學環境差異
地點及學校風氣息息相關
學校在紐約還是在加州有什麼差別呢?
華爾街在紐約,矽谷科技園區在加州,紐約有自己的時裝週、百老匯,而加州有好萊塢、星光大道;這一切都和地區產業鏈的發展性息息相關,也連帶著會影響學校的風氣,在紐約上學要得到各種銀行實習、商業見習機會都會比較容易,在加州灣區附近上學,那直接或間接能參與各種科技研究的機會就會提高。
但不是說在紐約的大學就不可能得到加州的機會,努力爭取的話有些公司還是會請你飛過去面試和實習的喔!
● 學校資源
國外大學大部分都為學生提供極佳的資源,但這些資源也要能改自己爭取才有用喔!
課外社團
有些社團是為大家的興趣設立的,像是舞社、戲劇社等等;在國外大學也很多的是學生為各個學系不同發展可能所設的社團,像小編我的朋友就有大一就和社團一起接各公司委託 Coding Project,還有例如環境科學工程主修的可能會有一個專門的和業界、教授們成立的論壇,每年的主題也可以與時俱進。
Career fair
大學方主辦的職業博覽會,基本上每個學期都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很多和學校有合作,或者是正在找實習生的公司會進駐,讓所有學生可以多看看業界現在的發展,透過媒合實習,大家也能更加了解自己所學可以如何回饋給社會。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國外所有大學基本上都會有這樣一個職業發展中心,只要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任何的問題,或需要尋找一些新的機會,都可以到中心去看看,都會獲得一些新的想法喔!
指導教授
離你最近的人其實就是最好的資源,修過課或許私下聊過後,可以問問他們對於現在行業內的發展有什麼看法,或者提出你的問題,不論是在大學選課上,或者未來發展性,他們都能幫你很多!
● 給高中生的建議
不要將生活侷限在班上
記得在台灣也有很多很好的機會,但如果將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的時間都放在班裡、課業上,其實會錯失掉很多更認識自己、發展未來的機會,利用暑假、寒假等空閒時間多去看看各個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或許能對未來有新的想像喔!
寶藏可能就在學校裡
很多機會有時候就在學校裡,只是還沒有人發現而已,學校官網有時候就很多這樣的東西,或例如你們學校可能還沒有機器人社,而你想要成立第一屆並參加比賽,那找到一個信任的老師並請他相助就非常重要了!
編者:fairy小編
想知道更多讀書技巧嗎?
IG:spark_light_ws
FB:Spark Light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