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環境也很重要

Spark Light
Nov 2, 2021

--

一、如何適應新環境

前情提要

開學過去幾天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習慣了開學的作息呢?許多同學也面臨了從國中升上高中或是高二換新班級的適應期,在限時動態的提問框中提出「不知道在新環中如何交朋友」、「開學好緊張」等等疑問,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談談去到一個新環境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

交友

1. 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

「物以類聚」這句成語真的是對的,找到價值觀相近的朋友才會相處的愉快,到一個新環境之後大家都會開始觀察其他人,所以做自己好自己的本分跟自己認為對的事自然能吸引跟你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彼此之間也會快速的有共同話題。

2. 傾聽:訴說

當然在一個新環境中外向的人相對比較吃香,但也不是說內向的人就交不到朋友,因為在與他人的談話中傾聽與訴說的比例是相當重要的,倘若只是一方一面地分享自身經驗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也難以建立起彼此間的友誼,建議內向的同學們可以多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先講完之後自己在說一些感想作為開啟話題的第一步。

3.舒服自在最重要

每到一個新環境,都會有一群人剛開學就會集體行動,形成所謂的「班級中心群」,但仔細觀察過一陣子之後這個群體會自然而然的分散,因為剛開學的大家只是追求成為「班級核心」而勉強待在一起,越深入了解之後產生越多磨擦。在朋友面前你應該是要能呈現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去洋裝或迎合,因此跟這群人待在一起你是否輕鬆自在就成為一個非常好選擇依據。

4.尊重友善的心態

每個新同學都是來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在還沒有深入了解他人之前,先不要做出太有批判性或個人主觀意見的言論,避免在無形之中傷害到他人,相信只要展現出願意參與、嘗試理解的態度,一定可以和同學快樂的談話。

建議大家不要擔憂自己剛開學沒有找到跟自己頻率非常合的朋友,也不用把自己局限在我一定要跟這個朋友好到畢業的框架內,交朋友這件事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還非常依靠「緣分」,需要時間才能讓最適合的彼此相遇!

學習

  1. 多發掘新環境的優點

到新環境之後一定有很多地方是自己不能適應的,這時候這時候發揮你的觀察力,開始尋找這些令你不是硬的地方有哪些新奇有趣的點,境隨心轉的道理就是如此,當你發現新環境的優點之後,也會不知不覺愛上它了!

2. 把握學習機會,適時毛遂自薦

到一個新班級,在大家都不認識彼此的情況下,卻要面臨第一次的班級幹部選舉,這時你可以依據自己的才華和優點把握機會擔任班級幹部,不用擔心同學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你,只要態度謙和並在日後展現出自己的能力,相信大家都會認可你的。要記住,機會永遠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只有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你的。

3.保持好奇心和熱情

我們都因為好奇心開始思考,而因為熱情持續思考。因此在新環境中,遇到任何不懂得、有興趣了解的事情,都不要隱藏你的好奇心,多多去摸索和嘗試;同時也要找到讓自己持續努力的理由,也就是熱情,不管是朋友、社團、家人都行,這樣在這個環境中你才能保持前進的動力。

4. 主動開口發問

承上面那點,了解一個新環境快速的方式就是開口問,詢問他人同時也是一個建立關係的好管道,但要記得提問前必須經過思考,才不會弄巧成拙讓別人認為你是亂問問題的白目鬼或是不動腦的伸手牌。

二、 班上讀書風氣不好怎麼辦

前情提要

目前已經有不少粉絲私訊問過班上讀書風氣很差,要怎麼保持自制力,或者要不要轉類組甚至轉學,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孟母三遷」的典故,知道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但整體讀書風氣差真的這麼難應對嗎?有至於到要離開目前所處的環境嗎?這篇文將分為:待在目前環境、離開目前環境兩層面,來解答各位的疑惑。

待在目前環境

其實班上讀書風氣差不一定會影響個人,以LHS小編自身經歷而言,國中和高二高三都身處讀書風氣很差的班級,但是透過一些方法調適後還是克服了,這邊分為外在作為與心理建設兩層面提供給給大家參考。

外在作為

1. 找幾位很好或能一起努力的朋友組一個小團體認真讀書(能一起努力的參考標準:可以互相鼓勵、討論課業、讀書時不會互相干擾)。

2. 環境吵雜時,戴上耳機或耳塞阻隔噪音,自己在座位上讀自己的書(甚至上課也可以這麼做,只要老師不介意)。

3. 高頻率去找老師問問題,讓老師知道我們想努力進步,老師可能會特別照顧我們(解惑、提供額外資源或幫助調適心態等等)。

4. 減少和玩樂為主的同學互動,並且保持一定距離。

心理建設

1. 認清楚自己的「目標」,盯著目標看然後努力就對了,把其他干擾當耳邊風。

2. 告訴自己:「大家都沒在讀書,這時我自己認真,很快就要超越班上那群人了。」

3. 告訴自己:「如果我在風氣差的環境還能堅持下去並脫穎額出,那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我也都能克服了!」

離開目前環境

既然選擇離開,表示上面提及的方法都沒有效,待在這個環境已經非常嚴重的影響自己,這時可以選擇離開,而做出這個選擇應該衡量一些因素,以下分為轉換優點、轉換前應考量的點、轉換成本和轉換後的挑戰:

轉換優點

1. 不必再被舊環境長期煩擾心思,影響心情。

2. 在全新環境會有緊張感刺激奮發向上的動力。.

轉換考量點

1. 現有環境已經對自己的心態與生活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而且很難以低成本方式解決。

2. 現有環境的拉力相較於推力已經少於兩成(拉力:推力=2:8),可以列點或用感覺來估算。

轉換成本

1. 轉類組 — 影響考科、未來科系的選擇。

2. 轉學 — 通勤時間改變、全新陌生環境(也無法保證新環境讀書風氣會比較好)。

3. 周圍親友的眼光、疑問(會帶來壓力)。

轉換挑戰

1. 如果因為無法調適心態才換環境,萬一新的環境沒有比較好,那只是陷入輪迴和白白負擔成本。

2. 會選擇離開環境,代表自身是對環境非常敏感的人,進入新環境的適應期不一定能很好的改善讀書狀況。

結論

LHS小編個人是不建議因為班上讀書風氣差就直接離開環境的,可以藉由其他方式來忽略、適應較為惡劣的環境,在這之中克服的困難和成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經驗,以後在職場上會有更高的機會遇到不好的環境、不好相處的上司同事,努力嘗試去調適並克服,一定會找到能待得長久的容身之處!但是如果現有的環境真的太糟了,還是該下定決心選擇離開!下一個也許會更好。

--

--

No responses yet